資料來源/農糧署 摘錄/陳蓓真、陳鐶斌
農委會農糧署自107 年起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,加速調
整農業產業結構,結合大糧倉計畫、稻作直接給付、有機友善耕作
等措施,除調節水稻產業結構外,擴大雜糧等進口替代作物及有機
與友善耕作面積,活化休耕農地與提高國產糧食自給率。
稻作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維持雙軌併行
為鼓勵農友生產高品質稻米,農糧署自107 年全面實施保價收
購與直接給付雙軌並行制度,除持續辦理稻穀保價收購外,新增稻
作直接給付選項,由農民自由選擇參加,申報稻作直接給付的農友,
如收穫時銷售有困難或價格不理想,仍可選擇繳公糧,不領給付金。
農友種稻之土地如符合公糧稻穀繳售資格,且於102~104 年任一年
度申報種稻、參加小地主大專業農政策租賃有案或加入集團產區且
經營運主體契作收購有案者,都可以申報稻作直接給付,第1、2 期
作給付金分別為每公頃13,500 與10,000 元。此外,參與契作集團產區契作農友,還可領到額外加碼的契作獎勵每公頃1,500 元。
轉( 契) 作獎勵或生產環境維護給付 以83~92 年為基期年之農田為對象,並在基期年10 年中任一年
當期作種稻或契約蔗作有案,或83~85 年種植保價收購雜糧或參加
稻米及稻田轉作計畫轉作休耕有案之農田,都可以申請,給予相關
獎勵,其獎勵標準可參考表1。
重點發展作物品項
由中央明定40 項作物為全國各縣市一體適用作物,種類有:落
花生、食用玉米、甘藷、南瓜、芋、短期葉菜( 如白菜類、青江菜、
油菜、茼蒿、菠菜、莧菜、甘藷葉、皇宮菜、芥菜及紅鳳菜等;惟
甘藍、結球白菜及花椰菜等大宗蔬菜除外)、蔥、食用番茄、西瓜、
蓮藕( 子)、洋香瓜、蘿蔔、絲瓜、韭菜、茭白筍、胡瓜、洋蔥、蔥
頭、冬瓜、苦瓜、胡蘿蔔、香瓜、蕹菜、菱角、辣椒、芹菜、萵苣、
扁蒲、蘆筍、朝鮮草、鳳梨、米豆、馬鈴薯、綠豆、食用甘蔗、甜椒、
龍鬚菜、茄子、草莓、長( 豇) 豆;臺中市、
彰化縣及南投縣政府考量區域特色發展,邀
集本場及農糧署中區分署評估後,另提報5
項作物核定詳表2。
計畫受理申報及補( 變更) 申報期間
全國統一申報期間即日起至107 年2 月
2 日止,可同時申報2 個期作措施或只申報
第1 期作;第2 期作申報及變更申報期轄內
臺中市、彰化縣及南投縣7 月16 日至8 月
17 日。轄內農友如有任何疑問,可撥打農糧
署免費諮詢專線0800-015158,農糧署中區
分署04-832191,相關資料登載於該署網站
http://www.afa.gov.tw。